什麼是奶黃包呢?
其實沒什麼概念
無意中看到這個包
感覺做法不太難
就這麼給它生出來了
鹹鹹甜甜的滋味
熱熱吃還不賴
老媽和老公也說不錯吃
原本該加的鹹蛋黃
因為個人不偏好,所以改成起士粉
內餡的顏色就淡了點
老弟說味道不錯
內餡可以再濕潤些
我承認我是煮太久了點
第一次嘛~總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
總之呢~
包子初體驗
還算成功吧
奶黃包
約做16個
奶黃餡
材料:
a:鮮奶100g,細砂糖50g,無鹽奶油50g,
b:雞蛋2顆,帕梅善起士粉20g,玉米粉25g,低筋麵粉25g
(此甜度有減糖,喜歡甜些的人可以酌量增加細砂糖使用量)
步驟:
1.將a材料混合均勻,用小火煮至鍋邊冒小泡泡的程度就好
2.b材料的雞蛋打散倒入帕梅善起士粉+玉米粉+低筋麵粉中攪拌均勻
3.將a材料煮熱的鮮奶倒入雞蛋麵糊中攪拌均勻
4.將鍋子移回瓦斯爐上,用小火加熱,一邊煮一邊攪拌到成為團狀即可
饅頭老麵麵團 :
材料:
中筋麵粉120g,速發酵母1/4茶匙,水80g,鹽少許
1.將所有材料加入盆中攪拌均勻,搓揉甩打成為一個光滑的麵團
2.罩上一個塑膠袋,放置室溫6-8小時或冰箱內低溫發酵到隔天即可使用
(此老麵可以適量添加在任何麵團中,增添麥香及增加麵團的彈性)
3.短時間用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凍保存
包子麵團:
饅頭老麵100g,中筋麵粉300g,速發酵母1/2茶匙,鮮奶180g,細砂糖20g,鹽1/8茶匙
步驟:
1.將已經發酵2倍大的老麵麵團加入主麵團所有材料攪拌搓揉8-10分鐘成為有彈性又不黏手的光滑
麵團
2.麵團滾圓,收口朝下捏緊放入盆中,表面噴灑些水,盆子上罩上擰乾的濕布發酵2小時(約2倍大)
3.發好的的麵團移出到灑上一些中粉的桌上,搓揉一下將空氣揉出成為光滑的麵團.
4.將揉好的麵團捏成長條,平均切成16個小麵團
5.將小麵團壓扁,每一個小麵團桿成內部稍厚,周圍較薄直徑約10cm圓形
(桌上稍微灑些中粉,不要讓麵皮因為沾粘桌面或桿麵棍而破皮)
6.將光滑面放在外側,包上適量奶黃餡,一邊折一邊轉,最後將收口捏緊
7.將包好的包子底部捏緊朝下,將2手垂直桌面,麵團放在2手手心中前後搓揉成為一個圓柱狀
8.底部墊不沾烤焙紙,整齊放入蒸籠內
9.將鍋中水微微加溫至手摸不燙的程度關火,蒸籠放上,蓋上鍋蓋再發40分鐘至包子發的非常蓬鬆的
感覺
10.發酵完成直接開中火蒸12分鐘,在時間快到前5分鐘將蓋子打開一個小縫
11.時間到就關火,保持蓋子有一個小縫的狀態放置約7-8分鐘,再將蒸籠整個移除蒸鍋再放置3分鐘
才慢慢掀蓋子,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不容易皺皮
(這樣可以讓蒸籠內的溫度與外面的溫度越來越接近,不至於冷空氣一下子進入而造成包子回縮)
註:
若用鐵蒸籠,將鐵蒸籠蓋子整個包上一塊布巾,避免滴水將包子表面弄不平整
詳細作法請參考:Carol 的奶黃包